發(fā)布時間:2022-03-30
3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有關情況。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與社會發(fā)展司司長歐曉理出席,介紹相關情況,并就媒體關注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趙辰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明顯改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繁榮發(fā)展,全民健身參與程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多鍛煉、少生病”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到2021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41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37.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統(tǒng)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深改委2021年工作要點部署,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意見》?!兑庖姟方浿醒肷罡奈瘜徸h通過,并以中辦、國辦名義聯(lián)合印發(fā)。
《意見》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根本目的,聚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提出了8方面29條政策措施。《意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領域最高層級的頂層設計文件,是指導“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長一段時期全民健身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主要內容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八個更”。
第一個更:更靈活的體制機制?!兑庖姟分∪窠∩斫M織網絡、夯實社區(qū)全民健身基礎、推動更多競技體育成果全民共享,讓體育社會組織成為推動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讓社區(qū)健身的“毛細血管”更加暢通發(fā)達,讓競技體育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第二個更:更均衡的資源布局?!兑庖姟穫鬟f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務資源的理念,針對不同規(guī)模的城市,提出差異化的全民健身發(fā)展路徑,引導優(yōu)質資源向基層延伸,讓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城鄉(xiāng)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
第三個更:更綠色的健身載體?!兑庖姟窂娬{把綠色作為鮮明底色,促進全民健身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相結合,打造身邊的體育生態(tài)圈,拓展體育公園、國家步道等全民健身新空間,推動健身設施綠色低碳轉型和開放共享,讓健身設施更加公平可及、更加綠色便捷。
第四個更:更豐富的賽事活動。《意見》著力降低社會力量辦賽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社會力量辦賽,打造品牌賽事活動,加強賽事安全管理,讓分層多類、安全有序的賽事活動體系成為促進全民健身的龍頭力量。
第五個更:更廣泛的群眾參與。《意見》倡導全齡友好理念,以青少年為重點培養(yǎng)終身運動者,著力保障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運動權益,提高廣大職工的參與度,讓全民健身成為一種普遍生活方式,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第六個更:更科學的運動方式?!兑庖姟芬笸晟迫窠∩砉卜諛藴鼠w系,健全統(tǒng)計監(jiān)測制度,改革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實施運動促進健康行動,深化體衛(wèi)融合,推動健康關口進一步前移,讓“運動是良醫(yī)”這樣一種觀念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第七個更:更濃厚的社會氛圍?!兑庖姟吠苿尤窠∩砝砟詈椭R普及,發(fā)揮體育明星的正能量,定期發(fā)布全民健身城市活力指數,向運動達標者頒發(fā)證書,開展全民健身國際交流,讓人人參與體育鍛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第八個更:更強大的要素支撐。《意見》把強化土地、資金、人才、數據等要素支撐貫穿始終,強調發(fā)揮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作用,激發(fā)社會力量積極性,讓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xù)、更為安全。
為幫助大家更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意見》的各項政策措施,我們會同體育總局共同編寫了配套的輔導讀本,已經在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下一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將牽頭對《意見》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jiān)測。各地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實事定期專題研究,建立工作落實機制,及時分解任務分工,確保各項任務能夠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答記者問
歐曉理:按照人口要素來統(tǒng)籌各類公共資源的布局,是解決公共服務資源供需錯配的有效途徑,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就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來講,讓人口成為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的“定位器”,是這次《意見》傳遞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解決優(yōu)質體育資源城鄉(xiāng)區(qū)域均衡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從過去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各地在布局建設體育設施時,還沒有充分考慮人口因素,在城市里面,人民群眾往往是“一場難求”“望價興嘆”,但是在有些地方,比如郊區(qū)、農村,體育設施卻不同程度有所閑置。 中宏網記者:去年以來,我們國家加快了共同富裕的步伐,那么此次《意見》中也提到了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對于共同富裕有各方面的幫助作用。那么接下來,我們在推動全民健身服務體系過程中,對于助力共同富裕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歐曉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印記。在改革開放前,能夠吃飽穿暖就很好了,如果再有手表、自行車、縫紉機這“三大件”,就會感到很幸福了,這是我們許多人對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記憶。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人民群眾能夠出門,特別是出境去旅游,到全世界各地、到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跡、名山勝川去擺個“剪刀手”,拍個“游客照”,來表達自己到此一游,成為中國人富起來的一個縮影。 如今,我們國家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群眾不僅要有錢、有閑,能夠出去逛一逛、看一看,還要有健康、有快樂、有精神享受,而且還要能夠更加公平地享有各類服務。在這個背景下,黨中央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且還明確指出,既包括物質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在我們看來,全民健身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內容。全民健身具有多元價值,對我們每個人來講,是最實惠的健康投資,可以促進養(yǎng)成文明的生活方式,錘煉人格、磨煉意志,讓我們不改少年模樣,也無懼白發(fā)蒼蒼。對社會來講,是最普惠的公共服務,可以全人群公平享有,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進健康關口前移,降低全社會的醫(yī)療支出。對國家來講,是最經濟的人力資本積累,可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帶動人的全面發(fā)展。 另外,全民健身也是衡量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指標。當前,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還只有37%左右,和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還比較大。如果分年齡段來比較,成年人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就更低。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思想意識的原因,比如我們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視,同時也有服務供給不足的原因,比如我們現(xiàn)在的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指導都比較缺乏,也有市場發(fā)育不足的原因,比如我們身邊的體育組織比較少、體育產業(yè)規(guī)模也不太大。因此,如果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能夠大幅增加,全民健身蔚然成風,不僅意味著群眾體育大發(fā)展,更代表我國人民身體素養(yǎng)、精神狀態(tài)、收入水平、公共服務供給、產業(yè)發(fā)展水平、社會文明程度等全方位的提高。如果有一天,全民健身成為了城鄉(xiāng)居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新的社會時尚,人人都想運動、能運動、會運動,那么我們認為,我們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必定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當然,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久久為功。下一步,我們將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推動有關部門細化政策措施,統(tǒng)籌運用好規(guī)劃、政策、投資等多種工具,補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指導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形成促進全民健身的長效機制,助力全體人民實現(xiàn)共同富裕。 新華社記者:《意見》提出,控制大型綜合體育場館的規(guī)模和數量,打造綠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載體。請問新載體“新”的內涵是什么?主要新在哪些方面?
過去,一提到體育設施,很多朋友肯定會想到那種比較高大上的體育場館,這些場館往往座位很多,場地也很大。但是,過去多年的實踐證明,這其中有一些不一定完全實用,往往有的成本很高、耗能很大,有的建的可能離城市還有一些距離,老百姓想去運動也不一定很便捷。有的建成之后,缺乏后續(xù)賽事活動支撐,日常開放成本又很高,所以其中有一部分一建成就利用率比較低,有的甚至閑置的時候很多。當然,我們感到,這些體育設施、重大體育場館用的效果也是不完全一樣的,也有用得好的。所以,我們這次就總結這些經驗和相關的教訓,用得好的就總結好,看看其他地方能不能復制推廣,用得不好的,下一步是不是還要這么建?應該怎么建?應該如何管理、如何運用,也要總結經驗,為后續(xù)提供借鑒。
這次《意見》就是總結過去這些經驗,提出要控制大型綜合體育場館的規(guī)模和數量,不是不要,是要控制它的規(guī)模和數量,要打造綠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載體。您剛才問了,什么是新載體呢?我想,這個“新”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新的導向。這個導向,就是全民健身的導向。要推動健身場地設施由服務大型競技賽事,向服務老百姓日常健身轉變,由貪大求洋向綠色生態(tài)和經濟實用來轉變,就是能夠更好地服務老百姓。二是新的空間。主要是綠色生態(tài)的健身空間,我們的場館要堅持綠色生態(tài),盡可能耗能低,周邊環(huán)境也更加符合生態(tài)的要求,讓人民群眾走向大自然,在綠色生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參加體育鍛煉。這方面,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將繼續(xù)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體育公園的建設,與體育總局共同推動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步道體系。很多記者可能已經看到了,這些年我們建了很多步道,效果非常好,老百姓利用這些步道健身的熱情很高,也感受到我們大自然的美好。通過這種建設,拓展全民健身和休閑游憩的新空間。三是新的活動。近年來,冰雪、徒步、登山、攀巖、露營、汽車、摩托車、水上、航空等運動方興未艾,戶外運動已經成為陽光、快樂、綠色、健康的代名詞。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形多樣,自然遺產燦若繁星,發(fā)展戶外運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我們要把這個優(yōu)勢發(fā)揮好。
下一步,我們將編制戶外運動發(fā)展專項規(guī)劃,讓人民群眾在祖國錦繡山河當中,在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國家步道中,體驗“足尖下的中國”,享受戶外運動的精彩,感受山河之美、人文之美,接受自然教育,在強健體魄、愉悅身心的同時,能夠更加熱愛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讓我們的身心越來越健康。
分享:
返回列表